REPORT:2444

 
關於對著一個精神疲困的人說:「到外頭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吧。」是很古老的事了。如今的空氣中,只充滿了從一幢幢建築物裡頭排放出的廢熱氣;或者更精確地說,只充滿了從一幢幢建築物裡頭排放出的從外頭流進去的廢熱氣。而究竟是何者,應該一直都是可資判斷的,只是當另一種說法出現的那一刻起,真相就永遠遺失了。

如果空氣中充滿了廢熱氣,倒也無妨,畢竟人類早已捱過兩百萬年來間歇出現的惡劣且多變的環境狀態。所以「都捱過過去了現在這樣做也沒問題吧」這種無需語言即得以成立的想法深植於人類的內心,並且憑藉著帶有這樣信念的人愈可能存活的優勢,遺傳至現今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請各位先不要否決這樣的心理遺傳,我們可以回首不遠的之前,我們的父母輩或祖父母輩就是這樣打造了這裡,而不大擔憂我們的適應能力,且遺傳優勢下的信念不可能有錯;所以說,倒也無妨。然而問題就在於不知從何時開始,充滿廢熱氣的空氣中浮現了一股難耐的臭味,且這臭味在這裡急速地擴散,或說幾乎是到處同時浮現的。恕我無法向各位報告這裡的臭味是一種什麼樣的臭,這超乎過去的經驗或想像的範疇,甚至任何譬喻皆不適用於對這股味道的說明,因為用以譬喻的物事總是我們已知的,一旦我們用之就偏離了這股臭氣。
 
然而真要說這股臭氣帶給我們什麼困擾也是無法立刻說出的,所以這臭氣的問題才會淪由我來敘明。是這樣的,雖然人們一旦被詢問到「臭氣是否造成了任何困擾」的時候,總是會給予肯定的答覆,但要注意,這僅僅是針對「臭」一詞想像的結果,也就是說,在答覆時由於想像了臭氣一直環繞在其身邊,所以才給出肯定的答案,而這答案不過表明了對於「臭」本身的態度,與外頭具體的臭氣分子可說毫無干連。甚至也有很多人,完全沒意識到臭氣的存在,在被如前詢問時,僅能露出不明所以的困惑表情,或者搖一搖手,繼續手邊的事情,而無意進一步釐清此詢問的根本用意。
 
當然,我也正在一幢建築物裡頭,且這幢建築物也不斷地將我周身的廢熱氣抽到外頭,以讓我能好好思考外頭空氣的問題,且能順利向各位敘明。在敘明的同時,我也乘空對這些廢熱氣標記上粉紅色,以便示明它們的流動。但我隨即發現這仍然是一項難題,因為或許它們有一天會流回這幢建築物,但到那個時候我已移動出這幢建築物,對我來說,下一幢建築物對我才具備這一幢建築物所具備的意義;或者,以學院視角更嚴厲一點地批判的話,標上粉紅色的空氣原本就不屬於這幢建築物,一切後續的敘明都無法成立。不過,就像在這幢建築物裡頭所做的一樣,我先前已在各幢建築物裡頭對其內部的空氣標記上粉紅色,我會觀察它們最終會流向哪裡。但是呢,為了讓這些標記有所意義,就像先前已在各幢建築物裡頭所做的一樣,我在這幢建築物裡頭,必須不斷地首先將廢熱氣排出才行。
 

Y在卜劇但不是由Y卜出

 

只不過是一場荒唐的舞蹈
只不過是舞臺的聚光燈
一束束頎長手指撩撥無從撼動的塵灰
只不過是大氣層在後退,步伐生根開花

只不過是大紅斑的注視在你的注視之中
紅藻如何發出第一道聲音
維繫當下的力量並不被看見
只不過是「樹木」在聲音之中
——沉默且孤獨

只不過是你在龍河旁散步
只不過是紅色塑膠地毯彎曲綿延
願望不與空氣摩擦,願望是樹木的垂枝
你醒來伸出扶疏的葉就有了語言,語言
只不過是抵抗冥古的平靜

只不過是平靜和抵抗都匯聚在所有人身上
只不過是你,只能是你一個人在玩的,在搬演的,
在卜出劇本但不能決定任何的
只不過是核心且將要剝裂開來

其他所有人在剝裂開來之中不像剝裂開來
只不過是像移動只不過是像無根且不開花的
只不過是輪菌而纏結著:河流,塑膠地毯,大氣層
盡頭是沒有的,麥子會結回來

你會走回來的
只不過是河床的決定只不過是河床之上
有湍急的眠夢你說「這如何成立」
只不過是一個只能解釋如何的世界
法則和規律不為什麼

只不過是「人」在好像走起來的時候
——失去了那裏和任何的遠方
只不過是月亮覆滿異域的瞳仁
只不過是每一顆瞳仁都有損傷
只不過是損傷充盈著光影

避開鏡子避開鏡子的真實
只不過是真實的反映你舉起一隻手臂
只不過是相反的反映你轉身離開
只不過是走得更深
然後你演出了反映然後再不能區分

只不過是在草原的歌者在霧中的喉嚨
只不過是虛畫了邊線認識了身體
那唯一的身體將在黑夜中掩沒
只不過是寸步難行湧出喜悅但悲傷有時更多

藍青庭

 
如果你首先
不向前思考,如把語言留下——
「留下」總無法獲得精確的意義
死亡將離你很遠
你只任意散置
在所有走過的路上
你趕上自己,或說
另一個人,低垂著頭,走進
沒有,甚至沒有消逝的時刻
你取代了他

你只是目睹一場誕生
同時是你選擇了誕生,每一刻
都重新站在陌生的起點
進行陌生的擘劃:
在哪、什麼時候、憑藉何物
你永恆地遇見這些和自己
是你選擇了誕生
但此刻你首先
不向前思考,如把語言留下——

天空沈得如此靛藍
烏雲捲動如回憶
黑色的樹枝和鏽色的鐵皮交錯:
形成一股海的氣味,
停留、緩慢,你的眼睛停棲
在哪一顆石頭上
在那一顆石頭上就有雨水
和火光——你是瞬間生滅的
在燃燒和燃燒的中間
你是自由的

〈邊界的獸〉:探尋一道無法探尋的意識邊界

──  for in order to be able to draw a limit to thought, we should have to find both sides of the limit thinkable. (Ludwig Wittgenstein,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1922)

余婉蘭的短篇小說〈邊界的獸〉,圍繞於主角(她)、母親、父親以及幾位臉孔模糊的社會角色,進出現實和幻境、徘徊石屎森林(都市混凝土森林)和獸之森林。父親在她出生前即逝世,倒在荒蕪的田野上死去,被發現時屍斑麻密已非人貌。亡者和獸的隱喻關係於此首次浮現。

事隔多年,她在即將長成大人之前,自殺未竟,母親為避社會四面投下的刻板眼光對她們的擠壓,將她帶往父親當年的農屋避居。對她而言,這樣的擠壓源自於都市社會將現實(reality)和真實(truth)混淆,將夢境想像視作抑鬱疾病;但她的真實,無非是現實和夢境的混合體。

所以當她發現父親的農屋旁有一座森林,她就時常進入那裡,因為「森林沒有把夢、幻象、現實區分,都是一樣」,那是一處她認為的由真實所統攝之境。她基於某種在小說中未明指的驅力,不斷進入森林並探尋邊界,反覆復返而未果。對於這股驅力的辨識,將可為深入這篇小說提供其中一種途徑。

關鍵在於,這座森林對她而言,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或這座森林雖已遠離、但仍處於「小的世界」之中,其「小至不能稱之為意識,都是秩序之下拋擲出呆板的念頭,不是她的。」相對地,她認為的在意識以外的地方:「或者在大的世界裡,有一點甚麼是屬於她。」所以她總是在夢裡奔跑,「她奔跑是為了追逐意識以外,能從秩序裡逃離的東西,她一直待在身體裡追逐身體外大的世界」。由此可想,她的探尋未果,是這座森林於她仍然無法完全擺脫現實,森林雖接近夢和幻象,但它不是。夢和幻象並不受控於我們,她卻可任意進出這座森林,或被社會的力量(她的母親和來往的男孩)所帶離,故它不會是。但她希冀能在其中找到一點屬於她的東西的「大的世界」,亦不能通過夢和幻境抵達,「夢」終究只是「醒」所流淌出的徒勞的慈悲,如在夢裡「她一直追逐,卻永遠地掉回小的世界。」從這一角度,森林就又像是夢和幻象,但不論透過何者皆無法尋找她的意義、在意識之外可能屬於她的東西。

於是,她在森林之中,於人和鹿的相貌之間輾轉變幻,有時候,她會見到獸貌的父親,但再深入進去,其又消逝無蹤。獸的父親就像是在引領她向往那座「意識以外」的「大的世界」,但不論她的身體如何努力地在森林中忍捱,心靈如何擁抱結合幻境的真實,仍是無法抵達跨過即是「大的世界」的那道邊界。她只能虛勞地撿拾堆堆的枯植死蟲焦土,從森林帶回農屋,再被母親清掃乾淨,日日反覆。

小說的結尾,敘事者給出了這道邊界的描述:「從來沒有人看過這些獸的模樣,聽說只有牠們才知道森林的邊界,並且能越過邊界。邊界的另一頭是甚麼光景呢?想像只會令自己頭崩欲裂,它不在大世界之內。它在大世界之外,在腦海預設的界限裡沒辦法形成任何想像。」她,似乎是跨過那道邊界了,但關於邊界在哪、邊界的另一側是甚麼樣貌,敘事者道出了這是連敘事者也無法道出的,甚至發現它踰越了「尚可字面地用語言表述出的『大的世界』」。

是的,如若我們要為「意識」和「意識以外」描繪一道邊界,前提是我們必須要能知道邊界的兩側,亦即,必須思考甚麼是不能思考的,這件事本身矛盾而不可達及;所以森林中的邊界總會隨著探尋者的深入而不斷後退。我們能做的,似乎只能以「語言」劃出意識的界限,界限以外的便是失去語言的地方。至於是什麼或有什麼被安放在那一側?一旦意識這一問題,如維根斯坦所言,那裡只應是一片靜默。〈邊界的獸〉已以語言引領我們抵達失去語言的地方。

 

日鬼

 
 
 
  楔子

  每當我向世界的盡頭的海走近一些,世界的盡頭的海就退後一些:我和那片黑色的波動——光未抵達眼睛裏的波動——永遠保持相同的距離。我發現到那片海,純粹是因為有時候眼窩內部就落下白色的雪盈滿我全部的眼睛,巨大的鯨魚身上覆滿著雪,沉入覆滿著雪的海面。當我張開眼睛,白色的雪又全部消融;甚至說不上一瞬,像是不曾有過雪,地面上如乾燥數百年的模樣。
 
 
 
  

  我渴望鹽。夏天這位柴瘦的高個子也渴望鹽,他的頭顱和太陽重疊,讓人誤以為那就是太陽。他懸吊著幾個雲做成的碗,偶爾碰撞,空有幾道閃光,連一道聲音都沒有,聲音在抵達之前就消聲匿跡,雨水還留在母親的子宮。他變得易怒。我變得易怒。但河流原本稀少的鹽都已經深深陷在黑土地的孔隙裏,好幾尺深,在這塊陌生又熟悉的黑土地下方。但我必須繼續行走,時間不曾停在哪怕只是一個孔隙裏。我渴望鹽。路上經過的人家的牆邊,偶爾有些古老生鏽的鐵窗花,都令我想伸出舌頭,貼觸那些鏽片;舌頭復感到鹹,我才變得平靜。夏天才變得平靜。

  什麼向我流來?當夜晚再次降臨,夏天和我的夜晚的界線就消融在遠方的山稜線上。夏天和我的夜晚就融為同一個夜晚,我感受到他的渴望、易怒和平靜。我感受到他的舌頭被鐵窗花刮傷的疼痛;疼痛但是歡愉,流入血液裏的歡愉。我感受到他感受到「存在」;不只是自身的存在,還有那些在身體裏流淌著但比身體更久遠老朽的存在,都裝在那副年輕炙熱的身體裏。當我這樣想的時候,他必定也一樣地感受到我。

 「什麼向我流來
  無聲的雲、夏風
  無形狀的手指」

  但是,我想告訴你,我仍保有自己的秘密。我將秘密藏在路上經過的低矮的石頭和石頭之間,沒有一個人知道,甚至避開了夏天他那銳利如陽光的視線。我不能說在等待;等待你經過我白晝經過的路上,撥開那些藏住秘密的石頭,那些我沒有做上任何記號的石頭,那些即使我回過頭去也無法再次認出的石頭。路上經過的面容蒼白的長者,不帶秘密地談著一生。談著一生如何可擬想成一場遊戲、一趟旅途、一場夢;但不能再更清楚了(甚至明亮過夏天的視線),不論是一場遊戲或一趟旅途或一場夢,都是在任何時刻懷抱著預感而行動的。但關於這一生,在任何時刻望向前方,是毫無預感的。這就是差別所在。只要誰明白了這一點,就立刻擁有了自己的秘密。

  我懷抱著秘密而非預感地醒來;在感受到夏天的凝視之刻醒來。一到早晨,隨著夏天和我的夜晚被遠方的山稜線分開,我和夏天就再次為彼此同路上的陌生人。夏天走在向著北方的路上,我走在向著北方的路上;但是,我最終必定抵達的世界的盡頭的海在西方,就在拱起那條山稜線、向南北無盡綿延的巨大山架的西側。我沒有這樣的預感,而是我選擇去相信它就在那裏;相信的實底就是一座深淵,所有深淵都以虛無孕育著相信,直到朝著更虛無的明亮的天空分娩,相信隨即被拋乾在大地。與其說選擇了堅定的相信,更是選擇了一座就要沒有開口的緊密的深淵。

  我曾經抵達巨大山架的東側山腳,並在那裏住上數年。在那座地勢如浪起伏的城郊,人們的居所就毗鄰著巨大山架搭建。有低矮的平房,也有數層樓的集合建築,各各方整而說不上顯眼,但局部間或可見百年前西方的風格:拱廊、尖塔、白色圍籬,即使那裏的人們都不曾跨過那道山架。這並不古怪,就如同沒有人跨過時間目擊枯萎的花再次枯萎,都是透過無數間斷的媒介輾轉得知。而具體要那樣建築的緣由並不重要,緣由的道出只是溺水者抓握欄杆的倒影所發出的聲音。我在那裏住上數年,並試探跨越山架的方法。我幾次來到幾處看似可以向上攀行的路徑,沿途可辨識出燒過的草葉和枯枝、已露出中空骨骼的鳥的軀體、幾顆至今還滾動而摩擦出火光的頭顱。那些鳥的眼睛、頭顱的眼睛,已回到那些夜晚才顯露的星辰。草葉和枯枝的灰燼,已回到尚未誕生的秋天遍地的屍骸中。在我被眼睛看照、被灰燼擁抱的時候,我終究明白,只有眼睛和灰燼,才能跨過那道山架,才能跨過時間。我離開了那裏。

  在那之後,我就這樣走在向著北方的路上。我打著從山架的北方繞過的主意;但這等同於我打著從無盡綿延的北方繞過的主意。夏天的頭顱仍然高懸但在雲漠的下方,夏天就在我的身後走著。兩旁只徒剩灰白的牆,不要說生鏽的窗花了,連道生鏽的欄杆也沒有,我已經想不起鹽的味道。在我南方的老家——那無以返回的南方——鹽就擺放在廚房隨指尖可沾得的赭紅蓋子的玻璃盒中;含入一指,鹽就像雪一樣紛落在我的舌頭。如今這些雪已經沒有味道了。兩旁灰白的牆,爬滿著草藤,那是牆在兆示著文字的功能,牆在書寫著牆無限延伸的痛苦;一旦使用了文字「痛苦」來描摹那道感受,那道感受就不可能只是牆內的,而是連繫著無數經過牆與牆中間的人們的感受。天空以飛行的鳥描摹喜悅,地面以掉落的蟬的屍體描摹沉哀,也是如此。

  什麼向我流來?我發現路上的蟬的屍體愈來愈多,一隻疊著一隻。夏天愈來愈高,頭顱高過了雲漠,真正的太陽露了出來。太陽的身軀埋沒在黑暗中,埋沒在「無」之中;這樣相信著,太陽就不是斷頭的巨人——他體內滾燙的漿液噴出早已使萬物消融成他的漿液。又一陣子,夏天愈來愈高,他柴瘦的身體就要向著遙遠的後方折成兩半;他懸吊著的雲做成的碗甩盪得厲害,一個接著一個,撞碎成無數被光穿透的水的眼睛,驟落了下來。那些撞碎的聲響如雷,緊跟著一襲明亮藍色的罩衫迅速鋪蓋大地之後抵達,使人難以入眠。

  我聽到一股舒緩的樂音醒來,已非那些撞碎的聲響。我被樂音牽引到一戶人家,是鋼琴的聲音,落鍵的時機十分精準,像是記憶沿著石板上的刻痕游動,但攙雜著手指顫抖造成的漣漪。琴音突然停下。一位老人從屋內緩慢步出,慢得讓人不記得門是從何時開啟。他頸脖上掛著一串失去光澤的鑰匙,彷彿他在玄關就會迷失。他的皮膚黝黑,穿著無袖的黑上衣、黑長褲,兩手撐著分擔身體僅剩重量的金屬四腳座。我們互視而無語,就像過去,我和在路上遇到的每一位陌生人一樣、我和那上半身軀已經在遙遠後方的夏天一樣。直到老人張開唇而未張開齒,幾乎不能令人聽見地說道:

 「一只巨大的眼睛
  一滾動是雪
  再滾動是雪回到眼睛
  直到從眼睛
       穿出針」

  幾乎不能令人聽見,才剛從唇內吐出,就消散在臉頰兩側,像是在說給遠方的人聽。「向西的人呦,向東而去吧;向北的人呦,向東而去吧。」
 
 
 
  

  我後來才體認到:預言一旦誕生,就成為事實。因為在無垠的時間裏,必有足夠多次的世界反覆誕生,去承擔無數失敗的預言。同樣,在足夠多的一模一樣的我之中,必有一個我,朝預言走去;必有一個我,將預言實踐。

  周身已無人影,時間沉往南方的恆沙,不可辨分;上一個碰見的便是那位給遠方吐著碎語的神祕老人。若無凝視記憶的石板,只會恍惚覺得那是發生在上輩子某個令人暈眩的白天,他則是一道沿循記憶而行動的鬼魂。記憶的石板上爬滿著草藤,無限延伸,是的,周身的石牆和其上的草藤退往身後的同時,記憶的石板取代了它們。石板深深的刻痕,被草藤遮掩,殘破地露出零星的片段,無以解讀。直覺上來說,我似乎帶著什麼目的,要抵達那片世界的盡頭的海;但是,石板上沒有一點線索、經過的路上沒有一點線索、眼珠滾落的前方也沒有一點線索。餘下的,只有手握著黑夜的索繩,深怕墜落沿途到處都是的吊掛著相信、養育著相信的深淵。

  人多麼矛盾呵——呵——我們的相信由深淵妊娠、分娩、養育,我們又對淵裏深處的永遠黑暗感到恐懼。相信則帶領我們行動,也就是說,我們行動,不根基於任何根基;我們行動,根基於我們深深的恐懼。我走在向著北方的路上,根基於我深深的恐懼。這裏沒有秋天,秋天不在這裏;他已成為容納灰燼的身體,他的頭顱卻遲遲沒有滑向這個世界,他多麼乾燥,孕育他的也是多麼乾燥。他的頭顱的影子投映在世界的子宮,那裏的氣味和我的感官相通,我嗅到他的頭顱的影子的氣味——飄著,如煙上升,飄著,如煙上升,最遠不過藍色的盡頭。

  藍色的盡頭下方,你可能看見秋天飽滿綻紅的手臂。如果一直向著河流順流的方向,或者一直向著河流逆流的方向,最終會看見秋天,他的心——跳進黑色的火焰,在他還未誕生的時候,就這樣跳著了,就這樣反覆跳進了。比起任何懷抱目盲的相信而孤懸在大地上行走的人,他更勇敢地對抗世界的虛無、對抗世界的沒有根基。如果你看見他清脆褪皮的耳瓣,我是說,在灰燼的底層看見他,在火焰閃動和閃動之間的一瞬中看見他,在枯枝和枯枝錯動而正要重新形構之刻看見他,你就把我的話語,用你的方式捎給他吧,用他不會認出是我的方式捎給他吧。和他說,我仍在深淵之傍,我仍懸掛著相信,我仍在裸露於黑夜中的巨大鋼骨上做夢,且我至今仍然是一個啞子。

 「秋天的屍體從遍地
  回到了乾燥的樹上乾燥的內臟
  飄在白色的眼睛裏」
 
 
 
  

  是我滾動眼睛,還是我的眼睛滾動?但不論何者,我意志的自由都無法獲得保證。如若「我滾動眼睛」,也非絕對依賴我的意志,而是——這麼說好了——河流在能夠激起水花的岩石前方激起了水花,在泉源處湧出了泉水。如若「我的眼睛滾動」,我就是物了,我不過承載著流動事物:我是無法挪動自身的一道河床,卻永遠不能與河水分離,因為一旦沒有河水,河床就不再是河床。

  所以,想通了以後,我不再去懷疑我意義不明的路途。路途上,看似是我拋擲硬幣,決定這般或那般,但如同想通的,是有一隻手將硬幣遞來;或者,看似是我不拋擲硬幣,但卻是有一隻手將硬幣取回。那隻蒼白的手,與日光同色,與白日中的鬼魂同色;而在夜晚,它又和我的瞳仁同色,和我體腔的黑暗同色,從我那張啞去的唇齒之隙伸進我的體腔。我感受這些無從感受的,但我不再去懷疑。

  不再懷疑以後,我就要將自己交給北方:厚重的雲塊低沉卻遲遲沒有降下、表皮乾裂的樹枝和樹幹不停剝落、鳥在天空繪製的文字稀疏而嶙峋。我抬頭向西側望去,那道從南方就一直綿延過來的巨大山架,仍舊不肯停歇地挺拔著;且可能是因為北方太陽低垂的原故,山稜顯得更高聳了,且隨著更往北方一點,就要摩擦到太陽的頷緣。我已不期待——或說,我只能不期待——山稜線會突然陡降、殞滅而與大地同在,與我所能觸及的同在。因為大地早已形成,我所能觸及的早已形成,天空就不再反輔天空誕生以前的渾沌,渾沌中不再有什麼向我流來。這裏就是全部。當我低頭,永遠是這裏。

  當太陽就要再次落進山架西側,落進我身邊但無從抵達的不遠處,他火樣捲動的鬍鬚下的頷緣,被山稜緩慢但劇烈地撕開一道裂縫。那裂縫龐大嗎?我只能說那是一道不起眼的黑色甬道,但已足夠裝下我一生伸手所能觸及的一切的延伸。在這之後的翌日,太陽的裂縫保持著同樣大小,但內部似乎發生著什麼。我凝視了這道裂縫,旋即我的眼睛便出現了同樣形狀的黑斑,且在各種淺色物體上浮動著,天空、河流、雲塊、枯木、灰石頭……但我看回太陽,黑斑又和太陽的裂縫完整重合,像是不曾有過這道傷口。當我凝視它,我凝視到自己眼睛的裂縫。

  在那道裂縫裏,我看得見無以返回的南方,我看得見我南方的家人。我看見我的父親,在昏暗的鑄造廠房,用石灰泥製成的桶子,盛裝千度的的鐵水,注入鑄模。一桶又一桶的鐵水,最初是從太陽來的,跨過了熱和火焰,跨過了金屬的熔點,抵達父親的手邊。我看見我的祖父和叔叔,但只看見他們的背影,走進黃昏底下;我又突然站立在裸裎於天空的鋼骨上,從骨與骨之間鳥瞰他們的臉龐,模糊且毀壞,顱頂光禿而濕潤:他們流著的眼淚落進土面隨即從上方的天空降下。

  降下,那些眼淚挾帶水晶,降下,那些眼淚挾帶水晶;逐漸從落進的土面上方的天空向周邊擴張,降下,那些眼淚挾帶水晶。我感到寒冷,且感到冷過腳下的鋼骨的同時,鋼骨塌落一地,發出無數脆壯的撞擊聲。千度的鐵水流過,滿地碎亂的鋼骨熔解——才正要流動之刻,那些眼淚挾帶水晶,降下。熔解的鋼骨的溫度驟降,大量的水氣升騰,佈滿天空。天空此刻寒冷而潮濕。寒冷而潮濕的天空,使雲塊更加低沉了……雲塊在我的眼睛裏龜裂、崩解,我的眼睛裏滿是傷痕。雪從我的眼窩內部開始飄落,一直飄落到另一座眼窩:雪從遠方一直飄落到遠方。遠方,就是這樣的,就在我自己的身上。

  我就這樣來到了冬日的身邊,我凝望著他。雖然早在遇見他之前,甚或早在經過爬滿著草藤的石牆之時,我就有著強烈的預感。譬如我的手指顫抖,當我撥動著草藤,試圖翻找預感的來源而未果。譬如我的唇齒開闔,吐著朝向遠方的文字:無聲之聲、無進之進。譬如我躺進河流,回到我必然停留過卻仍然未知的大海、回到天空,將陽光折射進他的窗內。他的窗內滿是積雪,他的窗內我現在看見。他的窗內:我唯一知道的無邊宇宙的一個瞬間他展露的一只眼睛。

  但同時,這些預感也是在提醒我,他不屬於我一生中的任何一刻;因為只有在夢中,才會懷抱著預感而行動。冬日,我就只凝望著他。因為他已經屬於北方的睡眠,他已經生活在北方的夢中,很多年。冬日,只在冬日睡去——所以當我來到冬日的身邊,他永遠睡去;但這又是他唯一在世界中出現的時刻。他有著一隻身上披著鬆軟的雪花的貓,為他在世界中移動,為他在世界中留下影子。但積雪越來越厚,這隻貓就困在我腳邊的雪中,我將手指鑿入留有我的腳印的污髒的雪層,將牠抱出,他的影子便留在我的身旁。

  污髒的雪層不斷疊上新白的雪層,但我記得那些被覆蓋的污髒,因為那就是我,那就是我的意志所驅使的慾望,在大地上以千隻腳爬行,渺小、微不足道,卻不停爬行。那些污髒也是我體內炙熱的血液,多麼古老,比起裝著它的軀殼,更為古老;它流經我的頭顱,但如果還原它的古老,看到的會是我的頭顱懸吊在空中,兩條牽引的透明細線掛在宇宙的頸脖。

  我想張開雙臂,將他擁抱,但我知道那只是他在世界上的影子。我必須放走他的影子。我不能再往北方一點,雪已經落滿到取代了天空,這裏不再有「這裏」的意義,方向一旦失去了參照物也失去了意義。已無北方,已無西側的山架,已無山架的綿延是否止盡。我無處可去,只能疲累地癱下。我胸臆鼓動的玫瑰也要凋謝,散落在灰白的既是天空又是大地。我必須放走他的影子。他的影子,他,都無須和我一起做無用的抵抗。

  胸臆的玫瑰的最後一瓣落進雪中的同時,我的血液——那古老的意志——在我的頭顱中停下,在我的指尖處淤積。那刻,我的感官和世界相連,我清楚地看見太一,和太一背後的虛無,超越了事物的有無,連結著沒有盡頭的未來。我聽見所有可能的聲響,我聽見我的頭顱從母親的產道滑出時的濕潤水聲;我聽見祖母的哭泣,我聽見黑色金屬穿過叔叔的太陽穴將血管扯開的斷裂聲;我聽見每一條河流從泉源處湧出、在岩石前激起水花的聲音——透亮、飽滿——我幾乎又同時看見。我看見是一隻手伸進泉源、伸進水花繁複的根莖,那是我的手、那是我的手——氣流劃開的清脆——我幾乎又同時聽見。我甚至打開唇齒發出聲音,我是說,我在說話、我在說話;我吐出碎語——

 「一只巨大的眼睛
  一滾動是雪
  再滾動是雪回到眼睛
  直到從眼睛
       穿出針」

  我就是那位給遠方吐著碎語的老人。但這次,這些碎語沒有失散到遠方,而是在眼前聚攏,隨著我說話,慢慢聚攏、聚攏……飄在空中,成形為一隻巨大的白色鯨魚,皮膚為雪,眼睛為風暴,並在甩動身軀後,潛入牠下方的雪層,和我處在的雪層同高,就像潛入海面般順暢;前半身才剛潛入的同時,旋即從上方的雪層翻出。反覆如此。我坐在時間流動和停止的邊界。

 「銀色的雨降下
  什麼向我流來
  銀色的雨降下
  補住不斷擴張的白
  那恐懼的白
  頭一次安穩」
 
 
 
  

  銀色的雨從內裏擊破了巨大鯨魚的眼睛,牠身體滾熱的內部,從破口處流往下方的雪層。雪層開始融化,且融化的速度追上原先雪向外捲噬的速度。我隨著銀色的水流流動,視界內的大地逐漸顯露在這些水流下方。這些包含巨大鯨魚臟器和組織的水流,滲入大地,樹木開始生長,草腥混合著水氣飄散在即將要新生的草原高處。

  我隨著銀色的水流流動,經過大地的恥骨那微微隆起的藍色的田野,我看見母親,她從藍色的田野化為水,跟隨我流動。我看見一雙手背,左手背像男子的手,披著黑色野草被風吹過赭紅的皮膚顯露,右手背像女子的手,白皙透明可見青色的血液流動。這雙手握住並揮下一把鐵鍬,濺起銀色的水流且插入土壤。那把鐵鍬應是我的父親,我看過那塊鐵上的砂孔,父親曾經指著同一個砂孔,教我如何辨識鑄件的良窳;我聞過那塊鐵散發的氣味,那是父親從鑄造廠房中返家時的氣味。我隨著銀色的水流流動,我喑啞多年的喉嚨突然打開,重新接納空氣的顫抖——我開始啼哭,溫暖的棉布包裹我。我眼前餘下黑暗,但佈滿星辰和各樣天體,在我黑暗的眼皮內側畫下一道又一道銀色的弧線。

  一片寂靜之後,青雷從眼皮內側劈開黑暗。我張開了眼睛。

 「無聲的雲露出聲音
  無形狀的手指露出指節
  變得更近
  雷聲、海浪」

  從一片濕潤的土地上我起身,春天的雲水降下是她修長的手指觸撫我的臉龐,那是我母親的手指,那是我母親為我留下的禮物。白日中的鬼一直陪伴著我。我聽見海浪捲動的低吟,從遙遠又鄰近的東方傳來;我聽見海浪擁抱岸邊的人說出安慰的細語,從遙遠又鄰近的東方傳來。但我不再刻意前往任何地方,我讓時間載著我流動,我最終會向東抵達巨大山架的西側,因為我沒有辦法彌補什麼,更不能跨越無盡綿延的時間,我能夠掙扎,但永遠不能跨越。我讓時間載著我流動,像每個人一樣,向著他們自己的那片世界的盡頭的海。

  碎語最終都將完整拼湊。

 「白色巨大的鯨魚
  沉入海面,從天空翻出
  海和天空失去了邊界
  但我仍坐在邊界
  什麼向我流來
  無聲的雲、夏風
  無形狀的手指
  什麼向我流來
  秋天的屍體從遍地
  回到了乾燥的樹上乾燥的內臟
  飄在白色的眼睛裏
  一只巨大的眼睛
  一滾動是雪
  再滾動是雪回到眼睛
  直到從眼睛
       穿出針
  銀色的雨降下
  什麼向我流來
  銀色的雨降下
  補住不斷擴張的白
  那恐懼的白
  頭一次安穩
  無聲的雲露出聲音
  無形狀的手指露出指節
  變得更近
  雷聲、海浪
  白色巨大的鯨魚
  什麼向我流來
  又沉入海面」
 
 

《登月先鋒》:從歷史塑像返回個人

 

在大量套用類似劇情起伏的好萊塢電影洪流中,結合災難或危機的太空電影彷若不置身渡外。當劇情走向危機四伏且陷入危機之際,我們心裡仍期待著星球由暗轉亮的換日線的到來。果不其然,太陽升起,一切好轉。電影饋餵了我們的胃口,我們的胃口也習慣了它。就像進食一樣,我們很快遺忘我們曾經徒勞的飽足。

在此,可說電影讓我們從現實中遁逃,使我們得以迴避──如同許多電影迴避──人生中無能為力的事物和關係。但遁逃之後,等待我們的還是下一片沈默和冗長,世界喑啞的唇齒無效地開闔。

《登月先鋒》(First Man)也在過程中佈置了許多危機,然而,這些都是在觀者「已知登月事實」的前提下展開;對此,確如黃以曦在其影評〈風光登月的黑暗面〉 中所述,「電影裡災難起不了作用」,其認為「只是些插曲,緊張不起來」。不過,電影裡的災難與意外,卻如一支支針尖,反覆挑起觀者對尼爾及其家人,以及支持宇宙探索的人們,心裏那層勉力且近乎信仰式地黏合起來的不確定感的薄膜;以及,這些不影響成功登月的插曲,卻是能瞬間摧毀如你我前一秒尚正在安穩運行的世界。這些持續的不舒適感和矛盾,魚貫在電影之中,或壓抑著觀者的情緒,直到尼爾回到隔離室中,他將手指貼著玻璃且彷若要融進、穿透其中而觸到妻子的手指的那刻,電影結束,才令人長長舒張一口氣;成功登月反就是我所認為的插曲。

另外這部電影對我而言,似乎有著更為重要的意涵,即「信仰」的若隱若顯,即使電影本身或不帶有這層意圖。不論是尼爾、尼爾的妻子、其同僚和家人,皆由相信帶領著他們行動,相信著未曾打開的門能被打開,相信著門後仍有著回家的道路。相信的實底就是一座深淵,所有深淵都以虛無孕育著相信。也就是說,他們向前,不根基於任何根基;他們向前,根基於他們深深的恐懼。

換言之,人有時候其實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尼爾沒有非登月不可的理由,但他必須繼續往人生的前方走去;這個「必須」又是源自於他的女兒病故,之後他選擇相信生活,選擇踏著深淵向前。

所以這讓我去想,人類的文明無非是通過「一連串的偶然」,如尼爾女兒過世、原先要登月的同僚喪命、機械的順利運作等種種葛藤,相互交纏、延伸至某種結果。但該一結果又不具備獨特性,亦即,不會因為沒有「阿姆斯壯(尼爾)」就沒有「人類登月」,僅僅會是通過「不同的一連串的偶然」。因此,過往被普遍認知的英雄式的歷史塑像,在電影鋪陳出那些可替代的平凡但對個人而言至關重要的偶然之中,慢慢淡出而消弭;這也是文明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背馳的消弭,在這場故事中合而為一。

當然,不可否論這部電影處處充滿著冗長和沈默,是我們看進尼爾的眼睛其凝視著深淵裏的影子,是我們在他的睫毛間隙之間觀看其不願觀看的斷裂的關係。但現實不是這樣嗎?我們都擁抱著自己的冗長和沉默。

自身是遙遠的

 
 
我和他說
信仰在遠方
我前往遠方
我的「說」和「行動」
生長成無盡的旅途
而感到欠缺
 
 
我的「說」和「行動」
——多麼偶然
葉子落在
葉子之上
時間走在
時間之後
我的出生和
出生之前的
血液和骨頭
出生之後的每一道門
穿過門後的汽車
只一輛汽車裏
穿過
太陽穴的
手槍子彈
 
 
這些,
如果我真的相信著
是一叢叢海浪
撲向我
無規則的
上帝的手指
撲向我
碎成一地的藍
在我身後
等待我的撿拾
邊角銳利
玻璃色澤
一觸摸又潰散的
意義
——偶然和必然結合為一
 
 
結合為一
遠方在自己身上
發光
和自己無關
和偶然和必然
無關
那就只是
遠方
漂浮
載著永遠
不會只有一種樣貌的
過去,變幻著
以及記憶中的、凝固的
明日
我們由於永遠失去了明日而懷念
 
 
在這良夜
空曠
顯露它呼吸的形狀
我回想起
我的「說」和「行動」
種種和結果:手指
沒有意義地
分娩的宇宙嬰孩,其心臟和腦
寄放我胸腔和頭顱
——在跳動和思考之外
我才確認了自身
我回想起
他,面貌變幻而凝固
星辰
照耀著
黑暗而使其為黑暗
 
 

映射

 
 
ミラー子:「活著真沒有什麼意義。」
 
ミラー子:「沒有想要死,只是沒有什麼意義。我還得特別這樣解釋,是因為太多人把沒有活著的意義就和死畫上等號。這也是為什麼,人們總是不太允許聽到別人說出活著是沒有意義的,一旦聽到,就要認定那個人有問題,認定那個人掉進死亡的圈套,用來迴避自己的不安,用來把自己和那個人區隔開來。」
 
アイ子在健身房的跑步機上,跑著時速十三點五公里的設程,目前正進入第九分鐘。在這樣的速度下,大抵是不太能回話的,就聽著一旁的ミラー子這樣說著。
 
ミラー子:「人們過了一天,又過一天。妳看今天那些刈草的工人,把校園坡地的草都除得要剩沒剩的,零散地裸露出土的顏色來了。我差點忘了草下面還有土哩。就像是這樣,人在終於直立以後,獲得更曠闊的自由,就總是健忘,忘記自己拖著腳根,是從塵土長出來的。」
 
アイ子的設程已過完一半,這個時候可能是最累的。她邊聽ミラー子說話,以分散不時想要確認設程表上剩餘時間的念頭——想要快點結束。
 
ミラー子:「但我想要講的不是這個。我是要講,人和那草就沒有什麼兩樣。就像它們,不斷生長,極盡一切可能,爭奪隙縫和養分,然後一到夏天再被整片除掉,妳會說它們的生長有什麼意義嗎?不過說到底,除掉幹嘛哩?不就是為了整齊嗎,真是夠了。就不能接受與生俱來的雜亂嗎?還有啊就是……」
 
アイ子聽著聽著,已經不知道是自己的體能要趨近耗竭了,還是ミラー子更趨近於自言自語式地呢喃。她不知道。就在不知道的此刻,跑步機設程的時間到了,アイ子緩緩放慢腳步。
 
ミラー子:「所以妳跑這跑步機是為了什麼?」
 
アイ子:「嗯……為了下次可以跑得更輕鬆吧……或是下次可以把設程的速度調快一些、把時間調久一些吧……」
 
ミラー子:「所以把速度調快一些、把時間調久一些,是為了什麼?」
 
アイ子想了一想。
 
アイ子:「為了好好達到真正的沒有意義吧。為了過了一天,又過一天。」
 
 
 
——————————–
 
 
 
ミラー:Mirror
アイ:Eye
 
 
 

借物

 
  「大一生水,水反輔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大一,是以成地。」——《太一生水》
 
 
我睡在夢中
也醒在夢中
那麼多年,你們都是我的孩子
我四散的指節
 
睡眠如塵
霞光如血
身體溶向早晨我在燃燒
我到底是只空罄的陶皿
連到骨頭
連到根下的大地
它們如塵聚攏
它們長久睡眠如斯
 
北方的水正在流動
遠去的人,在秋天重新生長
在夜晚在早晨在黃昏
在所有的原位,以金斫木——
那些葉間的聲響
取走太陽,取走我的眼睛
那些木隙的氣味
取走天空,取走我的雙耳
北方的水正在流動
一切都在重新生長
 
水養育雨水周邊荒涼的麥粒
水落在藍色的田野
水成為母親,母親從藍色的田野成為水,除了水——
 
都在喝光這條河
我的手臂如木
胸骨如陶
我最先盛接了水
之後是你們:是母親,是藍色的田野,是雨水周邊荒涼的麥粒
——我遍地的孩子。
 

穀倉

 
世界停住,
停在憂鬱的懸崖,開一朵
花,開在哪裏?他們確認腳步
他們一直站在原地
 
 
水流過門
門在後方,開開闔闔——
世界的脊背開開闔闔——
世界放出很多蟲子
在那些濕如水流的手
指,在那些比身體更早的血液
爬啊爬啊爬
那樣多快樂
 
 
我爬啊妳爬啊他爬啊星期三
我從穀倉滑出
上帝造了牧地,我們造了
牧地——這個詞彙由於發音受到擠壓
——放養牛羊,是為了只是為了
種植牧草。搭好穀倉,鋪滿牧草
我爬啊你爬啊她爬啊
世界輕輕挪動
 
 
——羊角是線索,牛環不是
羊角上的索繩垂盪在黑夜
不是。打開黑暗的
無用的羊角呵——
 
 
月亮的憂鬱降在憂鬱的懸崖
她吞著絳紅的話不說
他們只站在原地
直到沒有原地
直到沒有一種黎明喚醒他們
 
 

此在

 
     ——Dasein
 
 
工人在牆上
留下一扇窗。
 
 
為了窗,為了看窗外
我搬進窗的裏面;為了看窗外的河流
我搬進樹枝的盡頭:
陽台上的一片落葉。一片
 
 
落葉
離開了盡頭,他從未
且無法
住進樹中,永遠。
懸吊在我的身邊,後來在我的
腳下,他為陽台夾縫的貓耳菊施肥。
 
 
貓耳菊抱得下一顆太陽:
晨日十點盛放
黃昏六點收攏。我很少見她。
我想問她:如何「是其所不是」?
我又旋即體認到
如此發問的我已經完成了。
 
 
離開兩年,就像一天,甚至
半日。半日中我捨棄那扇窗
在陽台,等——
不論在陽台凝視鄰人
刻意修剪的樹木或者
思考,都是鏡子
凝視和思考都是,
都是在等——
我的離開
成為客觀的離開
同那片落葉。或者
下一片。
同貓耳菊真正的樣貌:
等——
同時不等。
 
 
為了窗,為了看窗外
我搬進窗的裏面;我又把窗簾拉上
在夜晚。我倉忙地來到這裏,
遺忘
哪日的我——這種遺忘將持續進行,像落葉
離開了盡頭,才真正
住進樹中。我離開了哪裏,才真正
住進哪裏——
 
 
這種遺忘將持續進行,我才真正
住進遺忘中,像貓耳菊
我為她提供太陽、
她的手臂。她就這樣抱著
直到睡著。
 
 
她夢見:
 
 
上帝在牆上
留下一扇窗。
 
 

方式

 
 
心跳
進黑色的火焰
那散去的,不是
火焰
一條重新通向產道的
無邊的路
從眼睛
到眼睛
聲音轉動了詞語
 
 
——爬,但更像
被推向
漸高的土丘,哭
曠闊的土丘
無邊的自由環繞他
無邊的
——爬,但更像
 
 
就要掀開什麼似的
就差一釐米:
在永遠靜止
內部流動的黑夜隙縫
手指的概念
誕生,觸及
誕生
所有失去
只是不可觸及
 
 
無邊的
再深一點
再把腳步
埋進河流
一具詞語躺著
一具遺漏的屍體
再把手指
埋進河流
撈取
那散去的
填滿隙縫
黑夜是冰涼的
 
 
——爬,但更像
無邊的
一條重新的
被黑夜填滿的路
完全陌生
透出的光
只能聽見
在心跳裏響著
在那不是火焰的
散去的
沒有內部裏
響著
 
 
無邊的自由環繞他
無邊的
——爬,但更像
被推向
那散去的
發出聲音
快樂就是這樣的
 
 

雙重性

 
 
        “One can do what one wants,
        but not want what one wants."
             —A. Schopenhauer
 
 
 
後來——
他一再走過的地方,都在後退
同雲漠一起,落至岸邊,
收束,
 
 
染井吉野櫻,四月,覆蓋同時
擎住天空,
褪下它的象徵同時
展露它的象徵——他無法不去命名和解釋
無需命名和解釋的存在
 
 
同雲漠一起,落至岸邊,
收束,
成一絲白沫
在針隙中辨認世界的樣貌——
 
 
石頭和
石頭
給過他提示:
石頭和石頭,石頭和石頭。
 
 
永恆地壘起——
沒有坍落。開始和結束——
沒有。他將線頭繞至另一端線頭,
作結,像所有人那樣,說一場故事。
 
 
看一節突然斷開的樹枝,一節
又一節,
在空氣中晃動著意義——
說不上浪費,說不上
詞語——發聲——逝去之物,
 
 
收束,
成一絲白沫
在針隙中辨認世界的樣貌——
黃昏闔上眼膜,晨水亦不哼歌
——荒蕪,接近真實。
 
 
他一再走過的地方
他一再走過的
不看一節
突然斷開的
 
 
蚊蚋甦生的午後
——死滅的午後
他替花樹鞍上等待
——鞍上陰影,鞍上薄脆的天空,
 
 
天空被均勻地推動,由一雙手
未知同時已知
萬能同時無能,由一雙
他自身而外部的手,
像所有人的手那樣,
 
 
在空氣中晃動著意義——打造著
意義:赭紅的木柱,高過所有人
永恆地坍落,
沒有壘起——他走,
他一再走過的地方,都在後退
 
 
同雲漠一起,同食腐肉的鳶一起
同新的後退一起,落至岸邊,
收束,
成一絲白沫
在針隙中辨認世界的樣貌——
 
 
把詞語
轉動——在發聲之前——朝向
眼睛:看意義的沙留住水;
在發聲之後——朝向
眼睛:看意義的沙留住水,再次,
 
 
他將耳朵貼近藍色的山稜線
他說藍色,他說山稜——
天空把詞語替換
我們把天空替換。完全任意:完全
被決定——
 
 
他赭紅的突然斷開的手臂
懸吊著乾燥的內臟
在空氣中晃動著□□
在空氣中晃動著□□
時間攤在石頭上。
 
 
 

涉入

 
 
    ——「有著侷限的自由是自由嗎?」
    ——「有著自由的侷限是侷限嗎?」
 
  
心所能抵達最遠的地方
在冬日的海灘,星期日的。
——時間有手指?它
介入、扭曲、纏繞;
我們自己使它介入、扭曲、纏繞,我們和它
有共用的手掌
當站在階梯的最後一道,
往不可望進的地方回望——
領受果實
在窗戶外面搖動
不曾找到的窗戶
——在深淵中搖動

將階梯拆毀,或者
乾脆站在原位
像大地乾脆讓我們長出來
就滿足了,或者不讓我們長出來
也滿足了。來,
在我腹部上找你的眼睛
在我腹部上找你的嘴唇,星期日的。
無盡止的。

我們愛果實,一併愛果核
永不被打開:
將它放在水中流動偶爾神祕的雨降來消息給你;或者
將它投往火中燃燒——

黃昏不該有傷心
黃昏就是黃昏
 
 

 
 
 

世界的結構

踩著火焰的頂端,
作為認識的火焰
繼續往下走——剝開
時間的果殼,用晃動的
虛無的手指和手指

繼續往下走——荒蕪的隙縫中
到處找窗子
——到處是荒蕪。到處是
母親和母親——世界的分界

會有痛苦嗎,母親?這世界
當逝者已逝,來者未來
而無數的、連續的現在在漆黑中漂流——
這不是世界的樣貌。相反,
它的脊背沒有盡頭:記住一切,

繼續往下走——
它的頭顱升起同時垂落
它的四肢散落成更多頭顱
鞍在我們身上且從未遺漏——

1 「世界」是——且唯是——「世界本身」的投映。
2 世界有三分之一是石頭,三分之一是眼睛,三分之一是太陽。
3 投映為石頭的,為石頭。
4 投映為眼睛的,為降在石頭上的眼睛,且不包含石頭。
5 眼睛無法和石頭完整重合。
6 太陽替世界本身投映;不帶任何原因。
7 投映為太陽的,為太陽——太陽作為一種特殊的石頭。
8 石頭構成土地,和天空中的土地。
9 天空為土地的補集的投映,世界本身沒有天空。
10眼睛,由投自過去的眼睛,和投向未來的眼睛所組成。
11痛苦生長——且只生長——在所有眼睛之中,但不在凝視中的眼睛之中。
12投映為凝視中的眼睛的,為凝視中的眼睛——凝視中的眼睛作為一種特殊的石頭。
13世界,是所有可能的集合——世界沒有邊界和外部。
14世界本身,不適用任何世界的概念,如:對其指稱有無邊界、有無外部。
15有多少的眼睛,就有多少的世界。
16有多少的世界,就有多少的世界的結構。
17在此結構中,石頭有時被稱作事物、事實、本體。
18在此結構中,眼睛有時被稱作人類、存有、心靈。
19在此結構中,太陽有時被稱作晨曦、黃昏、黑夜。
20在此結構中,世界有時被稱作——且只可能被稱作——真實。
21世界是對世界本身所投映出的——即,世界——真假的判斷。
22世界是對世界真假的判斷。
23世界是無效的。
24石頭,眼睛,和太陽,至少有一者是無效的。

00我把世界交還給你。

在回程的路上

 
 
在回程的路上,黃昏,從來無數個黃昏
都是同一個黃昏。在回程的路上,鋼筋混凝土的稜角
從無底的天空撐起了三維空間,所有的透視點
只為人類而存在;從無底的天空撐起了
我的侷限。在回程的路上,我的手所能把握的
和山岡困住的雪,都在一同鬆動。在很多時刻
我兩手空罄,如鳥的骨骼
但不飛過廣漠的透明牢籠;我的徑血流動如河
但不同時抵達知與未知的兩側。一切便明白了:
撐開胡桃殼的心靈,不過住在這一把等待生銹的空罄的鐵鍬,
在回程的路上,佇立著,淺淺地挖掘著;
再全數由塵灰填平,由雨水填平,由你
偶然地沒有目的沒有意義地經過這裏
填平,或由他挖深
再填平。在回程的路上,距離只是距離,
不是別的,樹枝墜地只是墜地,
長草無盡蔓延只是無盡和蔓延。在回程的路上,
身軀的隙縫,和諧地延伸出遍佈衰老的褶紋;
世界不曾衰老,世界是其所是,
不要擔憂它——在回程的路上——
不要透露出對自己的擔憂;在期望
和墜落之際,在騷動
和寂靜中間,在不在
和在的背後:黑色且透明的夜伸抓過來,
鐵銹剝落;不要透露出對自己的擔憂,在回程的路上,
還它乾淨的臉孔,還它無為的手。在不知回往何處的路上,
在甚至不知路向的路上,在從來都是同一個黑夜的黑夜的路上。
 
 
 
 
                    ——2017.02.24
 
 

各各緻密的鐵球

 
  
近來連日大雨,早晨暫歇。窗子開著,觸過帶有水分的草葉的風,款款滲入,使房內有著和昨日不同的氣味。但一直聽聞颯颯綿密的聲響,比雨尖銳,比雨稍遠。望向窗外,果不是雨,地面和一樓屋頂皆無漣漪。肯定是這幢公寓東北側的竹林,氣流在葉中穿梭,它們更柔軟一些。即使對街鄰人院子的植栽,尚一動不動。
 
 
我感受這個世界,似乎悉知部分世界的運作。但事物,和事物彼此之間,它們運作的原則和規律,我大抵無能悉知,無以道出。因果法則只是我們為了方便歸納事物運作的工具。畢竟,在世界中,我們找不到一個起點、一只推動的手,也找不到一個終點——世界只是由我們各自的感受所建築起來的各自的概念。我們和世界連結的繩索,和感受相賴。假想一個人被安排在沒有綠色的屋內,完整學習了有關綠色的知識,它也和世界無涉,而只有當那個人實在感受到綠色。
 
 
就像此刻,我看了一下窗外,懸在三米外的六根電纜,只有一根晃動了幾下,那是每日可能不同但被我當作同一隻的鳥,停在一端我沒看見的地方。因為我曾經看見。
 
 
在和那些重要的人分別以後,我失去了一些與(我的)世界相連的繩索,所以,漸漸地,這些感受都變得重要,變得須要緊緊抓握。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如果把眼睛割瞎,其他感官就會敏銳起來。為了抓握餘下的繩索,人會動用全身的氣力,讓自己留在這個(他的)世界。
 
 

河流,我尚未抵達時就已預見離開

  
 
我來到門外
我的指尖才觸碰門把
此刻
我也站在門的另一側
我的指尖才觸碰門把
我走了出來
身後的水
晃出杯緣
我再次抬頭
看著夜雨落下
雨會下光整夜
雨遲些才來
來到屋簷
我不認得
早晨和早晨
桌旁有我
和我以外
空無一人,雨
和河流
帶我來到這個世界
我感受
無能悉知的事物
如那同一只杯子
傾倒在平滑的磁磚上
這裏和那裏
有水流過
有水流過。我
和我,早晨
和早晨,雨
和河流
 
 

現實和夢涉及的三個主體

現實的主體

人認定的主體通常僅有一個,即現實中的自身,當遊走在現實和夢之中,仍為該一主體。

然而,若站立在現實的基石上,我們試著想想,我們是如何認定現實所以為現實?即:我們採「不懷疑」的態勢,全盤接受「我此一主體處在的世界」;而該一「接受」是什麼意思?就是「對於世界的感受和回應」和「感受和回應本身」完好重疊,而對一切感到合理。此處的合理並不是說——例如——沒有發生讓我們感到詫異的事件,而是若出現,我們會對之以能夠盛接該詫異事件的感受和回應,而和我們認為應該要有的詫異重疊,因此我們才有詫異,而不是懷疑詫異;因此我們不懷疑。

夢的主體

那麼,將此現實中的觀點挪移至夢中,夢中的主體可讓夢保持進行,也在於有著上述的重疊。不待言,夢中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雖有交集但差異甚大。例如,夢中的非線性時間軸,以及對空間座標的感受和對其的佔據之兩者未能對應,還有順勢於這些時空特性而扭曲的事件(並非真的扭曲,此僅是方便和現實比較的說詞,我們在夢中也並不感到扭曲);但是夢中的主體卻可以盛接這些和現實世界中差異甚大的供輸,而與之重疊,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夢中「不懷疑」夢的進行,一如在現實中「不懷疑」現實。因此,能重疊不同維度和事件集合的主體,應該視為兩個不同的主體。

現實和夢交接之隙的主體

認為現實和夢為不同主體的人,應該不在少數。然而,我們必須留心,物理身體在現實和夢之間變換主體的過程。如前所述,我們在夢中即使發生在現實中完全不可能的事,我們也不會懷疑,其只會繼續推進著夢的進行。然而,在幾刻,我們會查察現下為「夢」,而非現實;也就是說,重疊的態勢開始改變,我們已開始無法盛接「世界的供輸」,因此展開了否定。這代表著另一主體的出現,我們開始出現一道凝視,投向「夢的主體」,並否定「夢的主體」,於是我們認定了這是「夢」。

然問題就在於,那道凝視是誰投出的?認為現實和夢為不同主體的人,會認為那道凝視出自「現實的主體」,即,以可盛接(重疊於)「現實的世界的供輸」的「現實的主體」,來盛接「夢的世界的供輸」,因此重疊狀態開始崩解。但是,假若如此,為何是「開始崩解」而非「全面性地崩解」?也就是說,「現實的主體」和「凝視『夢的主體』者」,尚保持著一段明顯的區異。這段區異,提供了第三個主體存在的容器。而「現實的主體」,如夢的主體一般,應並不具備懷疑的能力,而我們之所以稱「現實」為「現實」,也正反映了這種能力的闕無;若有,「夢的主體」自身理應也將察覺出夢的進行,但是夢的察覺卻是以「夢的主體」受到凝視而產生的。

當立足在兩主體都沒有懷疑能力的樁構上,為何我們不是在夢中將夢結束,且後在現實中才想起有這一段夢,或者完全不知道有夢?現實的主體和夢的主體強烈的區異,以及不透過本身查察的能力,所騰出的容器強烈晃動著;晃動的原因或許是:若且唯若我們在夢中的「重疊」失效,「現實和夢交接之隙的主體」保持著與「現實的主體」錯位的存在,凝視到「夢的主體」而將其否定。

昔日(The Past) 露西‧葛呂克(Louise Glück)

昔日  ◎ 露西‧葛呂克

天空驀然湧現的光點
在那中間:
兩顆松枝,它們纖瘦的針葉

此刻鍍上了碧爍的表層
表層之上
高聳如翼羽般的天堂——

聞聞天空。那是白松的氣味,
最濃烈之際風吹穿過它
那聲音打造了它的奇異
像在一部膠捲裡的風聲——

陰影移動著。那些繩索
發出著它們發出的聲音。你旋即聽聞的
將是那隻夜鶯的鳴唱,
雄鳥正在向雌鳥求歡——

那些繩索遞移。吊床
搖盪在風中,牢固地
繫在兩棵松樹中間。

「聞聞天空。那是白松的氣味。」

你聽聞的是我母親的聲音
或僅是空氣越過樹群
發出的低鳴

因為越過一無所越
還會發出什麼聲音?

——2016.03-06 謝旭昇 譯

THE PAST  ◎ Louise Glück

Small light in the sky appearing
suddenly between
two pine boughs, their fine needles

now etched onto the radiant surface
and above this
high, feathery heaven—

Smell the air. That is the smell of the white pine,
most intense when the wind blows through it
and the sound makes it equally strange,
like the sound of the wind in a movie—

Shadows moving. The ropes
making the sound they make. What you hear now
will be the sound of the nightingale, chordata,
the male bird courting the female—

The ropes shift. The hammock
sways in the wind, tied
firmly between two pine trees.

Smell the air. That is the smell of the white pine.

It is my mother’s voice you hear
or is it only the sound the trees make
when the air passes through them

because what sound would it make,
passing through nothing?

——————————————-
譯註:「夜鶯(nightingale)」在英文中同人名或地名之「南丁格爾」;但在中文裡未有類同問題,故「脊索動物(chordata)」在此選擇不予譯出。

譯註之註:在前述譯註尚未收筆之際,又想到人類亦屬脊索動物門。如此,多少令人想去推測詩人於書寫時未意識到此點;卻又實無把握。

無聲之聲,無進之進

 
 
在烈日的煙霧下
在煙霧的遮掩下,還有什麼
求著活著。我們活著,
在沒有血的血泊裏吃
和睡,還有什麼
張腿跨越死亡那張極了的腿
沒有腦袋,沒有徑管如河流;
麥金色的脂膚,
我們撕開,還有什麼
在唇齒的腥隙中,
麥金色的脂膚噴滿香氣,
我們比嚼麥子
更用力嚼,我們互相在眼睛裏
透露活著的欲望,
我們活著
 
 
更用力嚼,在成堆的陰影下,
成堆的無從辨識——「我對人類
沒有信心」他對自己
沒有信心。這是必然的。我們
共用著相同的頸脖、
相同的顱骨和漿液,
我們流得到處都是。我們
到處都是。花瓣在落瓣上
零落,鼠在鼠窩中
腐爛,我們睡了,我們
究竟是怎樣的一團概念
 
 
——生存,一切都在竭盡一切,
荒蕪在夾縫中竭盡,記憶在水漬中
竭盡,石頭在石頭中
我們在我們中
互相竭盡一切。天色滲入
他的背肩,他餓他吃他愛著他厭惡著直到
他的背肩深過天色,一切纔合理:
拖沉的在底部,再無一絲牽連的在上部。
我們在骨頭的下方,照顧盆栽,
掙錢,做愛,呵護一根毫毛。
我們在骨頭的下方,
我們在骨頭的下方。
 
 
務必如雨水般醒來,
務必恢復原位,
務必要連同呵護的一根毫毛
沉到更拖沉之地,一萬隻
蠕蟲一萬噸灰燼和一幢幢
永遠毀壞的子宮永遠毀壞的卵,
一萬道回聲的重疊,
一萬道回聲的重疊:
都還圍繞我們身邊,我們張嘴呼
和吸,讚美鮮甜的空氣呵——
呵——呵——
 
 
祖父之死亡、外祖父之死亡
祖父二兒子之死亡、雙親之死亡
手足之死亡,偶然幸運之我們未死亡:
長黑色的禮車從鄉村駛往
鄉村,我們為活著流下淚。
我們為活著流下淚的次數,
扳起指頭數、扳起指頭數、
扳起——務必如雨水般醒來,這淚
祇適合在無聲的宇宙中
漂流、漂流,無聲之聲;
無處投映的影子,
漂流、漂流,無進之進。
 
 
無首之禽是善良的,無首之牲是善良的,
百萬隻無首之體是善良的,
他們不再掙扎如壘起之石,
浸在絳紅的月中,或掛著,他們不笑也不哭、
也不阻止我們不流淚。
我們甚至不認錯,我們受神垂憐,
南無阿彌陀佛,阿門,最仁慈的真主啊——
南無阿彌陀佛,阿門,最仁慈的真主啊——
一切有情賴善,一切證果成真——
一炷香穩穩插上我們的臀。
 
 
他將雨水的醒
送還雨水。他只躺下
像一道河床不斷後退,他只為讓
河流流動。河流——
我們踏入。我們
希冀前進,我們剝落如枯枝
如剝落的枯枝其剝落的表皮
如鬆軟的河岸之泥,
在這條沒有河的河中。闔起
眼睛罷,闔起眼睛使視線
更遠——沒有窗子的房間使視線
更遠——
 
 
拖車載著土地,
土地載著我們的家。
土地——無首之體的家——漂流著,
拖車和家漂流著,
我們漂流著,
在百萬兆倍大於我們的一顆石頭上。
我們知道嗎?
我們本不值一點重量,
我們有著0公斤的骨和肉,在完全黑暗的地方
我們甚至本不能說出「沉重」。
我們鑿開我們,我們在我們之中
燃火。如若冰河時期,我們必掏出
我們的腸臟我們必穿上我們。
我們互相流我們的血液
在南北極圈,
在赤道,
在本初子午線。
我們一生只管活著。我們活著。
等受換日線的鐘聲,那無聲之聲,
那無進之進——
 
 
 
 
              ——2016.12.27
 
 

回應對亞氏普遍性的誤解

 
中國的評論人/詩人鷹之以「口語詩氾濫」為旨,引用但同時曲解了亞里斯多德《詩學》中的「普遍性」觀點,對近年來的口語詩以「普遍性喪失」為據進行批判。以下,將「不會」對詩觀進行吃力不討好的討論,畢竟現在是一個只管你吃你的南瓜派、我啃我的乳酪蛋糕的時代;而只是試著還原一個較為客觀的實情。鷹之提到:
 

「亞裡斯多德在《詩學》中曾經說過,詩歌是關於普遍性的藝術,而當下的後現代風潮因為背離了普遍性的哲學和宗教,因而屬於一個“草根”化的東西,每個民族、種族、群體都有自己的草根文化,我們盲目引進這種怪模怪樣的狹隘東西,等於“狗尾續貂”,對我們的文化並未有實質性的幫助和促進。」

 
這段論述其實明顯誤解或說超譯了亞氏的意思。在此,可對照本人當初閱讀《詩學》時寫下的一段Note:
 
“Poetry tends to “express” universals. However, poetic plots in poetry do not deal in generalizations (people usually get up in the morning); they make statements about what a particular individual does at a particular time (Bill got up this morning). This lies a premise about what such a person would necessarily or probably do in such circumstances; and this premise is a universal truth, which, however, may not include some cases in actuality."
 
若論之,亞氏的普遍性在於強調文本的情節和情節之間的必然性/可能性,但,在載體上,它並不是去處理普遍化後的人事物的樣子(如:人們通常在早上起床)(假定為A→B),而是處理在一個特定處境下的人事物的樣子(如:比爾在這天早上起床)(假定為Ai→Bi)。
 
若今天詩歌是致力處理A→B好了,這將不能引發閱讀的人什麼情感/緒,因為這兩情節間已植根在幾乎所有人的行動中,是一個既成認知,讀者也不用去思考關於自己在這個特定處境下會如何,因為這不是什麼特定處境。
 
相反地,在Ai→Bi中,「這天早上」被提示出來,作為一個特定的處境Ai(可在前後對其鋪陳而成為一個特定的早上),而這個處境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經驗過的,或者鮮少有人經驗過的,又或者經驗過但為稀少的經驗,所以讀者必須觀看角色(或說投射自己)在那個處境之中。接著,在從特定處境Ai推展至一個特定反應/結果的Bi上,普遍性就在這個推展上產生了。也就是說,如果普遍讀者能認同(或從中被引發情感):「Bi是Ai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結果」,那麼,也就認同了自身如果處在Ai,也將會和角色一樣有著Bi的反應/結果。於是,恐懼和憐憫的情緒將會產生,因為這樣的過程雖然不是讀者在自身身上面臨到的,但卻和自己產生了密切的聯繫。這就是一項亞氏認為的詩歌/戲劇的目標。
 
回到鷹之的那段評論,顯然是把建立於「Ai→Bi」的普遍性,誤作為建立於「A」上(這裡不用特別說「A→B」了,因為B是可直接從A導出的);也就是把亞氏的universality當成了generalization。亞氏的普遍性不在於對眾象的抽出,而是在於對眾象的還原,且在這一還原過程中,讓人身處在自己或曾或不曾身處的。那麼,如果棄離區域的、在地的、或說小眾的文化,又該如何創造出普遍性呢?
 

沙特的存在主義是一種悲觀主義嗎?

 
認識沙特的哲學的起點,在於理解到,人的痛苦並不是因為我們身處在沒有自由的牢籠裏,而恰恰是我們是完全自由的。牢籠的門在我們被拋擲進這個世界的時候便敞開著,但我們卻希望待在裏頭,期望任何規定對我們做出指引。但我們是完全的自由,代表我們必須做出選擇;即使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即選擇了不選擇。但如果我們是完全的自由,要依循什麼做出選擇呢?

人被全然偶然地生在世界上,總是要尋找世界的意義和價值;但這個世界是「荒謬的」。也就是說,世界作為絕對客觀的自在存在(being-in-itself)的一面,由於其本身是充實的、自己滿足的、既不被創造也不創造自身的(即:如果有上帝那祂等同一塊石頭),是不會回應人無時無刻所抱持的對「世界應有的樣子」的期待。借用卡繆的話,世界就只是一部目盲的機械不斷運轉,它漠不關心你的期望是否被滿足,但這(荒謬)又是人和世界之間真實的且唯一的關係。

而人對世界的期望則來自於,人作為自為存在(being-for-itself),將不斷地對世界上的存在賦予意義。但如先前所說,那些存在是沒有變化的可能的,它們永遠是其所是。因此,人賦予一存在以意義的過程,對沙特而言,就是「虛無化」的過程;在這過程中,人就是一場「無用的激情」。

回到選擇。從上述我們知道,世界本身並沒有它的意義和價值,而是人去賦予世界以意義。那麼,既然世界的意義和價值,是奠基於人的選擇,而非作為人的選擇的依據,我們就得問:選擇又是奠基在什麼之上呢?對沙特而言,就是沒有(nothing),沒有任何一根立好的樁構可作為人的選擇的基礎。這就進入了沙特說人是「存在先於本質」的概念。為了理解這個概念,我們可以先反過來問,那什麼是「本質先於存在」?

襲自亞里斯多德的觀點,任何事物都有著所謂的本質(nature),即,有著使一事物成為該事物的特質(for a thing to be what it is);若去除該特質,即不能說它是該事物。例如,你現在桌上的茶杯,它可能是陶瓷的或美耐皿的,有把手的或沒把手的,這些都不影響它是一個茶杯;而如果它的側面有許多孔洞而無法將水存蓄,你就不會說它是一個茶杯。亞里斯多德認為,人也一樣,我們甚至在出生之前即有了本質,這本質也包含了社會規範和文化對人應該要怎麼樣的規定。如此一來,本質給了一個人「目的」——你存在是為了成為某樣特定的東西。也就是說,你其實沒有或說無需選擇一條道路,或尋找一個目的,因為你的本質就已經替你決定了。

但沙特說:如果我們首先存在呢?沙特認為,人和「死物」不同,並不是一個為了服膺某一特定目的而存在的存在。如茶杯的例子中,是先有「盛裝液體」這一目的,然後茶杯才被設計並加以製作出來的,即有著「決定→製作」如此的先後關係。如果我們同意人是如茶杯所是的「本質先於存在」,那就等同於我們同意有一隻手,在決定了我們各自的目的之後,將我們製作出來。

如果你不同意,那麼你就得採取「存在先於本質」的態勢。一旦我們卸下了目的、卸下了應該要怎麼樣,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是完全的自由,在每一刻既成事實下,我們都是首先存在的,然後才依據選擇和行動來創造自己的本質,從中找到價值和意義。所以沙特指出:「人是無法被定義的,因為人一開始什麼也不是。」

因此,「要依循什麼做出選擇?」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沒有答案的。沙特給出一個例子,一個甫從學校畢業的青年,在二戰期間,面臨了在從軍報國和在家中陪伴照顧他唯一親人的母親此兩者之間的抉擇。在這之中,他有什麼至高的社會規範可遵從嗎?在一些文化裏,人們可能會強調孝為優先;但有些又說應以國家為重。同時,又似乎沒有什麼理性的原則可以遵從,例如若採取康德說的「應把人當作目的而非手段」的原則,那麼這位青年不論選擇哪一邊,都會把另一邊的人(母親/其他從軍青年)當作手段。

雖然並不是所有的情況都如上例這般難以選擇,但是,即使是外人看來如何選擇是再清楚不過的情況中,存在主義也會告訴你,你仍是完全自由的。對此,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一部動畫短片《Kiwi!》裏頭,描述了 Kiwi 這隻無法飛行的鳥(如果你還記得關於本質的概念,那麼你也可以說他不是鳥),在懸崖的垂面上綁栽了許多樹木和枝葉之後,從懸崖上一躍而下,在這幾秒之間,動畫的鏡頭為我們、也為 Kiwi 轉了90度:Kiwi 正在飛行。對此,存在主義不會笑他笨,或者說「生命可貴,自殺不能解決問題」這類的話;而是會說,你去吧,如果這是你要的,且你為這選擇負上完全的責任。因為就如 Kiwi,他在這樣的實踐中決定了他的本質,擁抱他的價值和意義,並用生命為選擇負上完全的責任。

然而,正是因為人是完全自由的、必須為選擇負上完全責任的,且人是害怕為自己負責的,因而會對選擇產生焦慮。齊克果曾說,焦慮是對自由的暈眩。因此,人會選擇「逃避」,或是「詢問他人意見」。但關於這兩者,沙特認為,逃避的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用存在主義的方式回應,也就是說,你必須為逃避負上完全的責任,如此一來,在一個不選擇的真空狀態中,又將立即被完全的自由所填滿,因此負上的責任就是使自身一直處在焦慮之中。而至於詢問他人意見,沙特認為,這並不是你真正的選擇,且他人也和自己一樣,也是完全自由的,因而他人也是沒有答案的。

若梳理上述人作為「存在先於本質」的過程,會得到:

虛無(nothingness)→完全的自由→焦慮→選擇和行動(建立世界的價值和意義)並負上完全的責任/(或者)逃避並負上完全的責任。

且接續不斷地面臨此一過程。在選擇之前,自由即焦慮,如果今天有一個被預定的目的在那,人只管走去,那麼人就不會且也不需要焦慮。因此,我們可以推知,「自由即焦慮」將發生在下列兩個條件同時具備時:

(1) 有兩個以上的選擇,且
(2) 對選擇的結果(指選擇的價值,而非物理結果)不得而知。

由此我們將發現這不啻是我們每日的生活,我們總是不斷面臨各樣不知道結果(價值)的複數的選擇。焦慮的產生就在於,我們幾乎無法在考慮之中就證明一項選擇的價值和意義,這也是為何詢問他人也不會有答案。不過,沙特指出,仍是存在著可證明選擇的價值的方式,且也是唯一的方式:「去選擇,並把你認為該選擇所擁有的價值給實踐出來。否則,它什麼也不是。」

這裏我們必須注意的是,我們無法選擇成為所有東西,因此,當我們抵達「實踐出一項選擇的價值」的地步時,我們也等同「做出了選擇」,也就是說:

選擇的價值只永遠存在於選擇本身之中。

例如,我們常說到愛,那它到底是什麼?有什麼令人投身的價值?如果不能將自己認為的愛的價值實踐出來時,那它什麼也不是;這同樣也適用於更廣域的理念上,如平等、博愛、環保主義等,如果這些理念真有什麼價值的話,也只有人們自己——而不是任何其他人——將它們擺放在那個價值的位置上。

在不能把握中嘗試把握,這一點似乎不太陌生。齊克果說,人的偉大是存在於人生三階段的「宗教/信仰階段」,因為人不能把握但仍選擇相信。而在人的生活中,接踵而來的選擇,也是一串不能把握其價值的東西,只有在投身並將認為選擇所具有的價值實踐出來時,我們才能有所把握地說:這是值得的。

也就是說,在完全自由之中的選擇和實踐其價值,和信仰的偉大並無二致,其實也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如果我們順勢借一點這樣的火光,重新思考存在主義時:雖然它確實是站在虛無主義的「世界是毫無意義」的底部,進一步引渡到人是被拋在沒有任何預先規定而一切都無可遵循的完全自由的牢籠,只能透過不斷行動來尋找本質,透過將選擇實踐出價值而尋找價值;但,沙特的這些構想,都是處在「奠基在虛無的行動乃至本質最終都是虛無的」已被他認知的前提下所提示出來的。亦即,即使如此,仍要選擇和行動。那麼,看似悲觀的一切其實帶著一份嚴肅,這份嚴肅構成了其存在主義的基底。而任何嚴肅之所以嚴肅,都是因為抱持著希望。沒有希望的,是無需嚴肅的。
 
 
                  ——2016.11
 

論宗教和道德

 
在由阿奎那所發揚的自然律(natural law theory)盛行數百年後的十八世紀,康德對此說,宗教和道德是一個可怕的綁定,如果有任何事該做,那就是將兩者保持分開。
 
如此一來,道德將被懸置,飄蕩在空中。康德的替代方式,是以合理性(reason)和對他人的考慮來加以捕捉道德和倫理。但值得注意的是,此處並沒有定論宗教(可包括生活中的信仰/相信)和道德的位階關係,而是僅將其分開。
 
而道德和倫理又是為了規範由原始衝動衍伸的個人行為而存在,也就是說,上述已經涉及了三件事:自欲、社會義務、信仰,以及它們的關係。
 
一個世紀後的齊克果,其提出了人生三階段,和此三件事恰然吻合:感性(自欲)→理性(自欲+社會義務)→宗教(荒謬)。注意,齊克果另以「荒謬(absurdum)」定位宗教,該荒謬並不是慣常口語中的荒謬之意,而是一種被架置的概念,是沒有基底的,是它存在因為它存在的。
 
從齊克果那裡我們可以知道,宗教(信仰/相信)反而被放在比道德更高的且為最後的階段。其原因在於,宗教解消了人若處在第二階段中,無論如何無法解消的自欲和道德兩相極之間浮現的矛盾。
 
但,不若第一到第二階段的推進,從道德到宗教中間則是產生了一個跳躍,它的基底是和前面兩階段截然相異的。這回應到了宗教的荒謬本質,即齊克果所稱此為「信仰的跳躍」,宗教是沒有基底的;同時,因為沒有基底,所以騰出了人可以將整個自己奉獻於相應的選擇和委身於此的空間——因為沒有基底(因為荒謬),所以偉大——
 
 「若個人能從客觀上把握上帝,
  就沒有必要相信祂。
  正是因為個人不能把握,
  所以才相信。」
 
在此,齊克果替宗教/相信的本質釘了樁。從阿奎那到康德,再到齊克果,人們理當理解到兩點:宗教或說信仰總是被人們所需,也是人有可能獻身於偉大的地方;但,同時那是就連獻身於信仰的那人也不能把握的。因此,齊克果的思想,雖然保持了宗教/相信的偉大的地位,但同時也潛在地對應了康德的道德和宗教的無涉,因為這個偉大總只存在於自己全然的委身,而不是任何其他人的。
 
這意味著,「荒謬」用在自己身上是偉大的,但用在別人身上則不是。以此回視現在,我們又可以為了什麼,而用連相信的個人都不能把握的相信,來對他人加以制約呢?
 
 
              ——2016.11.16
 

虛無與世界

 
對於人的存在,沙特的描述為「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is what one is not, is not what one is)」。即,人的存在是不斷否定實然(本質),同時建立在超出實然的那個部分。因此人的存在成為雙重虛無的結合:「否定實然」的虛無和「追求超出實然」的虛無。這樣的虛無致使實然產生的動盪,我們可以稱之為「世界」。
 
 
  ——2016.10.27
 

Is Justified True Belief Knowledge?(受證成的真信念是知識嗎?)

 
蓋提爾(E.L. Gettier)在1963年發表的論文〈Is Justified True Belief Knowledge?〉,僅僅3頁,改寫了傳統知識論的界定。在這以前,定義「知識」的三要素如下:
(1) A is true.(A為真)
(2) I believe that A is true.(我相信A是真的)
(3) That I believe that A is true is justified.(我相信A為真是可獲得辯護的)
 
如此我們可以據稱對象「我」擁有「A」這項知識。此也是為何傳統知識論的知識又稱作「justified true belief」,正分別對應了上述三項要素。
 
而蓋提爾指出,在某些情況下,我們雖然可以滿足上述三項要素(即,持有justified true belief),但並不擁有知識。此情況即稱為「蓋提爾case」。在此不介紹論證過程(請直接參閱蓋提爾該文:http://www.ditext.com/gettier/gettier.html),而直接舉一個蓋提爾case如下:
 
阿Q喜歡蘿莉,阿Q的房間布置了蘿莉的周邊品。此外,我相信「阿Q喜歡蘿莉並會在房間布置蘿莉的周邊品」,且我走進我認為是阿Q的房間,看到了牆上貼滿了蘿莉照片,此為我的相信提供了辯護和證明。但是,這個房間其實並不是阿Q的房間,而是他隔壁同學的,而我誤以為它是。在這個情況中,阿Q喜歡蘿莉並布置周邊品為真,我也相信此為真,同時我的相信也獲得辯護。然而,我並不真正擁有「阿Q喜歡蘿莉並會在房間布置周邊品」這項知識。
 
 
  ——2016.06.29
 

Plato’s Cave

Plato’s Cave
 
Keywords: reality, shadows
 
Assuming there are people who live and are chained in a cave since birth, and everything in our world proceeds behind them. They only look at the shadows of those things cast by candle light on the cave wall in front of them. They would necessarily regard the shadows as reality. If one day, one of them escapes from the cave and look directly at those things which are cast into cave, that person would realize the shadows are not reality. When that person returns to the cave to narrate this finding to other people in the cave, they would not believe it and still consider the shadows to be reality.
 
The above parable is not just to let us think about the things contained in our life. It is also to imply that we are not able to identify whether this world that we regard as reality is a real reality or not.
 
Thus, here we can obtain a conclusion that everything in our world, or specifically speaking, the physical world which we think is the most real is a mere shadow of a higher reality.
 
 
  ——2016.06.19
 

Deductive Soundness

Deductive Soundness
 
Keywords: premises, conclusion, argument
 
Argument validity is not the same as truth. If the premises are true, then the conclusion cannot be false. This, however, does not mean that the premises prove the conclusion to be correct. In this situation, the premises do not entail the conclusion. Another case is that if the premises entail the conclusion, the argument is valid. Nevertheless, this does not mean the conclusion is correct when adopting a false premise.
 
Thus, the conditions of deductive soundness are as follows:
 
(1) The premises are true, and
(2) The argument is valid (that is to say, the premises entail the conclusion).
 
When it comes to meeting the two conditions, the conclusion will be guaranteed to be true, namely, deductively sound.
 
 
  ——2016.06.12
 

空心人(The Hollow Men) 艾略特(T.S. Eliot)

 
空心人 ◎ T.S. 艾略特
 
  庫茲ㄙㄧㄣ森——他死。
  給老蓋一便士。
 
 
I
 
我們是空心人
我們是被填充的人
一起依靠
帽子裏塞滿了稻草。唉!
我們乾涸的聲音,當
我們一起低訴
是安靜的是無意義的
如風中乾枯的草
或踏進碎玻璃的老鼠的四肢
在我們乾枯的地窖
 
 
沒有實體的外形,沒有色調的陰影,
癱瘓的氣力,沒有動作的姿勢。
 
 
那些帶著凝視的眼睛
橫渡死亡的另一國度的人啊
記住我們——如果真有可能——我們不是迷失的
狂暴的靈魂,而只是
空心人
被填充的人
 
 
II
 
我不敢在夢中相會的眼睛
在死亡的夢中國度
這些不會顯現:
那裏,這些眼神是
傾頹石柱上的日光
那裏,有一顆搖盪的樹
眾聲
在風的歌聲中
更遙遠且更莊嚴
相較一顆凋零的恆星
 
 
讓我同樣遙遠
在死亡的夢中國度
讓我也穿戴
這樣刻意的偽裝
老鼠毛層、烏鴉表皮、交叉的籬木
在一座野地
表現如風所表現的
同樣遙遠——
 
 
不是那最後的相會
在這薄暮的國度
 
 
III
 
這是死去的土地
這是仙人掌的土地
石像在這裏
升起,這裏他們接受
一隻死人的手的祈求
埋藏在一顆凋零恆星的閃爍之下
 
 
是像這樣嗎
在死亡的另一國度
獨自醒來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
溫柔地顫抖
那雙親吻的嘴唇
把祈求的話語變為破碎的石頭
 
 
IV
 
眼睛不在這裏
這裏沒有眼睛
在這座恆星垂暮的山谷
在這座空心的山谷
我們迷失國度裏的破碎顎骨
 
 
在相會之地的終點
我們一起探索
避免說話
被聚集在這條腫脹河流的灘頭
 
 
一無所見,除非
眼睛再次顯露
作為死亡的薄暮王國的
永恆的恆星
多葉的玫瑰
空蕩之人的
唯一希望。
 
 
V
 
我們在這裏繞著仙人掌果轉
仙人掌果仙人掌果
我們在這裏繞著仙人掌果轉
在早晨五點鐘
 
 
在念頭
和真實之間
在動作
和行動之間
落下了陰影
     因為你有的就是那國度
 
 
在概念
和創造之間
在情感
和回應之間
落下了陰影
     生命如此漫長
 
 
在慾望
和發作之間
在潛能
和生存之間
落下了陰影
     因為你有的就是那國度
 
 
因為你有的就是
生命就是
因為你有的就是那
 
  
世界如此終結
世界如此終結
世界如此終結
不是砰地一聲而是輕啜了一下。
 
 
           ——2016.10 謝旭昇 譯
 
 
 
The Hollow Men ◎ T.S. Eliot
 
  Mistah Kurtz—he dead.
  A penny for the Old Guy.
 
 
I
 
We are the hollow men
We are the stuffed men
Leaning together
Headpiece filled with straw. Alas!
Our dried voices, when
We whisper together
Are quiet and meaningless
As wind in dry grass
Or rats’ feet over broken glass
In our dry cellar
 
 
Shape without form, shade without colour,
Paralysed force, gesture without motion;
 
 
Those who have crossed
With direct eyes, to death’s other Kingdom
Remember us—if at all—not as lost
Violent souls, but only
As the hollow men
The stuffed men.
 
 
II
 
Eyes I dare not meet in dreams
In death’s dream kingdom
These do not appear:
There, the eyes are
Sunlight on a broken column
There, is a tree swinging
And voices are
In the wind’s singing
More distant and more solemn
Than a fading star.
 
 
Let me be no nearer
In death’s dream kingdom
Let me also wear
Such deliberate disguises
Rat’s coat, crowskin, crossed staves
In a field
Behaving as the wind behaves
No nearer—
 
 
Not that final meeting
In the twilight kingdom
 
 
III
 
This is the dead land
This is cactus land
Here the stone images
Are raised, here they receive
The supplication of a dead man’s hand
Under the twinkle of a fading star.
 
 
Is it like this
In death’s other kingdom
Waking alone
At the hour when we are
Trembling with tenderness
Lips that would kiss
Form prayers to broken stone.
 
 
IV
 
The eyes are not here
There are no eyes here
In this valley of dying stars
In this hollow valley
This broken jaw of our lost kingdoms
 
 
In this last of meeting places
We grope together
And avoid speech
Gathered on this beach of the tumid river
 
 
Sightless, unless
The eyes reappear
As the perpetual star
Multifoliate rose
Of death’s twilight kingdom
The hope only
Of empty men.
 
 
V
 
Here we go round the prickly pear
Prickly pear prickly pear
Here we go round the prickly pear
At five o’clock in the morning.
 
 
Between the idea
And the reality
Between the motion
And the act
Falls the Shadow
         For Thine is the Kingdom
 
 
Between the conception
And the creation
Between the emotion
And the response
Falls the Shadow
             Life is very long
 
 
Between the desire
And the spasm
Between the potency
And the existence
Between the essence
And the descent
Falls the Shadow
         For Thine is the Kingdom
 
 
For Thine is
Life is
For Thine is the
 
 
This is the way the world ends
This is the way the world ends
This is the way the world ends
Not with a bang but a whimper.
 
 

懸吊人(The Hanging Man) 席薇亞.普拉斯(Sylvia Plath)

 
懸吊人(The Hanging Man)
 
    ◎ 席薇亞.普拉斯(Sylvia Plath)
 
 
某位神靈從我的髮根和我接觸
在祂的藍色伏特中我嘶嘶作響如沙漠上的先知
 
那些夜晚在視界中迅速消逝如蜥蜴的眼瞼:
在無遮蔽的眼窩中一個光禿的白色日子的世界
 
一股漫無邊際的無聊將我釘在這棵樹上
如果祂是我,祂會和我做同樣的事
 
 
               ――2016.09 謝旭昇 譯
 
 
The Hanging Man

         ◎ Sylvia Plath
 
By the roots of my hair some god got hold of me.
I sizzled in his blue volts like a desert prophet.
 
The nights snapped out of sight like a lizard’s eyelid:
A world of bald white days in a shadeless socket.
 
A vulturous boredom pinned me in this tree.
If he were I, he would do what I did.